西電-是德科技高速電路信號完整性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日期:2019-01-20 14:33
(通訊員:張沛 趙玉穎)2019年1月17-18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德科技高速電路信號完整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暨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論壇成功舉行。依托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省電磁場與無線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我校與是德科技(KEYSIGHT)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立高速電路信號完整性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共同探索高校學生參與行業最新技術發展的流程和方法,依托聯合實驗室共同開展SI/PI國際化行業精英人才培養。值此之際,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論壇亦順利舉辦,下面是詳細報道。
A. 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我校與是德科技共同籌建的“高速電路信號完整性聯合實驗室”于南校區行政樓602成功舉行簽約揭牌儀式。副校長石光明教授,實驗室與設備處處長趙靜等領導,是德科技中國通信產品總經理魏向東,EDA中國區應用工程師經理張濤等出席揭牌儀式。石光明副校長和是德科技魏向東經理分別致辭,表達了共同合作,培養優秀人才的美好愿景。超高速電路設計及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龍教授介紹了聯合實驗室建設情況。隨著是德科技魏向東經理與我校石光明副校長一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我校成為KEYSIGHT全球首所高速電路信號完整性SI/PI工程認證的精英大學。揭牌儀式后,雙方一同參觀了聯合實驗室,并體驗了聯合實驗室智慧教室的先進教學系統,是德科技張濤經理為大家做了關于信號完整性應用的特邀報告。儀式結束后,雙方還一同參觀了西電博物館,感受通信電子行業的發展歷程,回顧過去,把握當下,展望未來。
揭牌儀式現場 蒞臨揭牌儀式的各位專家和領導

西電-是德科技SI/PI認證中心
B. 重點實驗室學術論壇
于聯合實驗室落成之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論壇”亦隆重舉行,本次學術論壇是在重點實驗室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教育部審核評估后開展的一次重要學術活動,并得到了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實驗室與設備處、電子工程學院、科學研究院、發展規劃部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論壇邀請到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李爾平教授(IEEE Fellow),香港中文大學射頻輻射研究實驗室主任吳克利教授(IEEE Fellow),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魏興昌教授,中科院微系統所、中科院百人計劃田彤研究員,以及我校李玉山教授等信號完整性方面權威專家為廣大師生帶來精彩的學術報告。發展規劃部部長郭立新教授蒞臨學術論壇開幕式。
李爾平教授首先為大家帶來《芯片電磁兼容》的特邀報告,李教授結合時代當下的大學人才培養需求為大家重點講解了芯片產業中電磁兼容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技術解決方案,在技術和人才的融合方面做了很好的詮釋。
李玉山教授為大家帶來的是《信號完整性分析中的——綜合與反思》的特邀報告,重點講解了廣義信號完整性(GSI)分析的主題,從單/雙線網的狹義信號完整性出發,延伸出電源完整性領域,又擴展到電磁完整性范疇,最后重點探討以抖動為表征的時序完整性仿真分析技術。報告內容凝練了李教授數十年的總結與思考,內涵嚴謹扎實,講解風格卻不失風趣幽默,獲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笑聲。
香港中文大學吳克利教授帶來題為《Physically Derived Micro-Modeling Circuit for Signal Integrity and Radiation Problems-Its Theory, Algorithm, Passivity and Applications》的特邀報告。在一場時長兩個半小時的報告與討論中,吳教授為大家細致入微地介紹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基于Micro-Modeling Circuit和GPU計算,突破了傳統計算電磁方法無法獲取參數物理意義,計算速度緩慢的缺點,其方法之巧妙,其研究之深入讓廣大師生大感震撼。
18日,魏興昌教授和田彤研究員分別作特邀報告《近場掃描電磁診斷:人工神經網絡及探頭設計》和《Challenges to the Technical Issues of SiCMOS mmWave SOC Implementation》。魏教授重點講解了利用人工神經網絡建立物理輻射源的等效源,從而預測內部結構未知、復雜電路的近場干擾,利用ANN的通用性最大限度考慮了復雜電路板環境影響。該研究在華為十數項工程中已獲得廣泛應用,扎根理論,落實工程,為潛心科研的同學們帶來了工程應用方面的新思路;田彤研究員則重點介紹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國內首次,全球第二實現了SiCMOS毫米波單芯片雷達芯片的研究及量產。從微電子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到如何攻關全球性的技術難題,田研究員為大家悉心講解,讓大家收益頗豐。

重點實驗室學術論壇開幕式
C. 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總結匯報&學生優秀論文評選答辯
論壇的另一項重要議程是進行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總結匯報。史凌峰,李先銳,張歡歡,劉洋,路建民等10位老師分別進行了課題匯報,老師們對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刻的總結,并對下一步的工作計劃進行了展望,各位專家對老師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并提出了大量寶貴的意見。匯報過程中,各位老師還對如何促進重點實驗室的發展,如何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發表更高水平的學術文章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年輕教師紛紛表示受益良多,也計劃在新的一年中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
論壇的最后一項重要議程,學生優秀論文評選答辯于18日下午舉行,經過十多位專家及老師的盲審評議,以及現場答辯和海報陳列,最終評選出優秀論文18篇,分獲一二三等獎。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廖桂生教授,實驗室主任李龍教授,李玉山教授,田彤研究員分別為獲獎學生頒獎。本次優秀學生論文的水平獲得了評委專家老師的肯定,也提出了諸多改進提升的建議。重點實驗室鼓勵學生進行研究創新,學術交流,今后也將一如既往支持同學們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


廖桂生院長和李龍主任為獲得一等獎的學生頒獎 優秀學生論文海報展示
通過為期兩天的學術講座與交流,與會師生代表們紛紛表示,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精彩學術論壇。正是這樣的交流平臺,使得大家增長了學術理解和見解,合作與互信更加緊密無間,學術交流更加深厚持久。大家一致認為,本屆論壇將成為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科技工作者交流學術思想、探討前沿學科發展的重要平臺,必將為推動學術發展、科技創新以及宣傳創新成果發揮積極的作用,將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術同行深入了解學校,了解實驗室,攜手并進,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