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學院教育教學節分會場:“紅色基因,紅色精神”文化傳承座談會
10月19日上午,電子工程學院 “紅色基因、紅色精神”文化傳承座談會在北校區召開。學院院長廖桂生、副院長鄧成、黨委副書記劉建鋒、副處級組織員張維寧、辦公室人員、各系所主任負責人以及李玉山、楊萬海、劉篤仁、盧智遠、陸光華、牛中奇、王光先、吳順君、楊紹全、楊頌華、馮小平、趙樹杰等12位老教授同聚一堂,共話院校紅色基因文化及發展。座談會由鄧成主持。
廖桂生在致詞中首先表達了對老教授們的誠摯敬意與關心,并向與會人員簡單介紹了學院近期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接著,廖桂生說明了召開此次座談會的目的和意義。他說,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好的思政工作應該像鹽,要循序漸進、恰到好處。隨著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的不斷發揚,愛國情懷更加濃郁,如何將這些優良的傳統文化及精神傳承下來,融入課堂,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值得我們深思。因此特別邀請老教授共話紅色基因、紅色文化,為學院紅色素材庫及課程思政的建設提供支撐,也希望各位老教授能夠對學院工作提出寶貴意見。
老教授們對學院的發展表示肯定與欣慰,雖已退休,但始終心系學院。他們表示,我校一直有著不懼艱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西電精神,師生們也都有著務實精神與一股能吃苦的勁頭。電子工程學院作為西電為數不多的大院,紅色精神更加耀眼,要將這些前輩身上的先進事跡、優良傳統及專業發展史的閃光點,認真梳理,在課堂上大力宣傳,讓紅色基因文化,腳踏實地、有血有肉的展現出來,將艱苦奮斗的精神,融入進每位師生的思想里,體現在報效祖國的實踐中。
老教授們神采奕奕的回顧了在校期間的經歷及感悟,每一位參會人員都被老前輩身上的自豪感與不畏困難的精神所感動。同時,老教授們也為學院的工作及發展,從學科建設、課堂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建言獻策。他們提到,學院的整體發展可進行必要的調整,但要重視力量的整合,為重大課題提供多專業融合的基礎;在學科及科研的發展上,也要注意持久力,既照顧到當前,又考慮到長遠。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工作與之前相比,有發展也有挑戰,我們要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同時結合學院的特色,根據各專業不同需求,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完善教學目標、教學大綱以及教學方法。要進行恰到好處的課程思政,就要求我們重視教師的培養及成長,給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提高自身素質能力。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們的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愛國主義情懷和責任感,為國家的發展建設發揮作用。老教授們表示,只要學院需要,他們隨時可以為學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座談會結束后,廖桂生院長和劉建鋒副書記為老教授們頒發“課程思政,紅色文化”指導組專家聘書,并表示交流座談活動將常態化進行,同心共力,發掘寶貴素材,發揚紅色精神,共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