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學術委員會在北校區舉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學術委員會”,于10月18上午在北校區行政樓第三會議室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毛軍發院士、蘇東林院士等委員11人,校長助理張進成教授、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廖桂生教授、實驗室主任李龍教授、以及主要骨干成員代表10余人參加。
圖1 學術委員會工作會議集體合影
首先,實驗室主任李龍介紹了與會委員和學校參會代表。校長助理張進成教授致歡迎辭,他對委員們疫情期間能出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表示熱烈歡迎,感謝專家委員對實驗室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幫助,并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最新科研工作開展情況。
接著,毛軍發院士主持召開了學術委員會會議。李龍教授向各位專家委員匯報了實驗室近年的建設和運行情況,重點介紹了實驗室主要的3個研究方向上所取得的成果,副主任初秀琴分別作了信號完整性的專題匯報,副主任袁冰匯報了實驗室聯合基金的組織實施情況。
然后,委員們就報告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交流,對實驗室在平臺建設和科研等方面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指導性意見。最后,會議審議通過了2020年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的立項,討論并形成了會議紀要。
圖2 蘇東林院士作報告
18日下午,實驗室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東林院士作了《電磁干擾、電磁兼容、電磁環境效應、電磁安全》專題學術報告。報告針對復雜電磁環境下電磁問題深入淺出講解地電磁干擾、電磁兼容性、電磁環境效應、電磁安全等基本概念,闡述了電磁干擾-電磁兼容性屬性構成關系,分析了長期以來導致電磁干擾問題難于根治的深層次原因,提出應從數學物理等機理層面認知電磁干擾產生的原因、從電磁發射頻譜數據中辨識激勵源特征屬性并提取被試品特征參數的方法、自頂向下量化設計和自下向上驗證方法、從源入手精準抑制電磁干擾方法等。蘇院士獨特的學術視角,淵博的學術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突出的前沿學術研究成果,以及風趣的報告風格,給座無虛席的聽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讓聆聽報告的師生們受益匪淺。
蘇東林院士簡介:
蘇東林,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創新爭先獎、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現任工信部“智能系統與裝備電磁環境效應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電子學會會士,中國電子學會天線分會副主任委員、電磁環境效應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IEEE-AP北京分會主席、URSI-B中國分會主席等。長期致力于電磁兼容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攻關、重大裝備研制,做了較系統性、創新性工作。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20多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