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學院面向電子信息大類本科生開展“歡迎來電”第四期宣講
(通訊員 高興東 張波)為充分滿足2020級本科生對電子工程學院及學院專業的認知和學習需要,搭建雙院育人、引領成才的橋梁,4月26日晚,電子工程學院聯合竹園3號書院邀請到學院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負責人全英匯教授,在書院與學院共建活動室開展了“歡迎來電”主題系列宣講的第四期活動,同時進行線上直播。
本次宣講主要圍繞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發展應用、學生培養、科學研究與國內外合作這四個方面展開。
首先,全英匯教授表示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在電子科學、計算機科學、測繪科學、空間科學等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遙感與電子信息方面的寬口徑專業,同時在2019年軟科學術排名中,西電遙感技術學科全球第7,國內第3,有力地支撐了“地球科學”學科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在廣域遙感成像、測繪、海洋、環境、地質、農林業等領域從事遙感系統設計與研發、遙感信息處理、遙感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計算機軟件開發應用的復合人才。
緊接著,全英匯教授向學生們介紹了先進遙感技術研究院。研究院以“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國家一流學科為支撐,依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建設,主動圍繞若干個能夠有效支撐國家建設、生態保護和區域發展的遙感領域進行重點突破,匯聚資源,凝練方向,產出一流成果,建設一流師資隊伍,為我國遙感科學進步、航天航空學科建設水平提升、學科領域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
隨后,全英匯教授講解了遙感發展的主要領域以及互聯網思維的綜合化、高精度、智能化衛星遙感技術跨越性發展。同時向學生們介紹了遙感發展帶來的物理空間“大”、技術領域“大”、服務覆蓋“大”等特性,人類進入全面細致感天知地大遙感時代。全英匯教授向學生們分享了他與往屆學生共同研討科研的經歷,并介紹到目前專業的科學研究方向包括微波遙感成像、微納衛星微波載荷、遙感目標感知與識別,光學遙感的時空感知系統與智能處理、多源異質遙感信息融合技術等,讓學生們認識到了遙感在生活中的巨大應用以及良好的發展前景。
最后,全英匯教授向學生們介紹了專業中如邢孟道教授等組成的優秀科研團隊以及專業對外交流的政策與規劃。講解完畢后,學生問到:“在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習,后續深造應怎樣選擇導師?”全英匯回答說:“選擇導師核心是與老師溝通,了解研究方向、規劃、科研投入等,其次是要與老師線下見面,多參觀實驗室等。”
宣講會上同學們聚精會神,認真聽取全英匯教授對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相關介紹。全老師表示,遙感技術目前是國家所急需的,同時本專業在西電是較新的專業,希望大家不止專注于眼前,更要具有長遠眼光,面向國家需求,好好學習,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學生們表示這次宣講使自身對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有了更深的了解,處在鉆研前沿技術的氛圍中,也能讓自己涌現不竭的動力。
本次宣講的成功舉辦有效地幫助了2020級電子信息大類學生對電院及學院專業的了解,推動了雙院協同育人工作。后續電院將陸續邀請到學院各專業及系所負責老師,繼續開展“歡迎來電”系列宣講,為學生期末分流做好指導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