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院學子在2021年國際微波毫米波技術會議(ICMMT)上榮獲最佳學生論文榮譽獎
(通訊員 李樺 高曉賀)2021年中國微波周[2021年國際微波毫米波技術會議(ICMMT2021)、2021年國際無線會議(IWS2021)、202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微波年會)]采用雙語(中文和英語)同地同期,于2021年5月23日至5月26日在南京市舉行,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微波主題大會。會議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微波分會和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聯合承辦。會議圍繞微波天線、射頻電路和儀器儀表與測量技術等25個微波相關主題展開深入的探討與交流。電院師生積極參與本次盛會,并在2021年國際微波毫米波技術會議(ICMMT2021)“最佳學生論文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毛軍發院士作為大會共主席致開幕辭,衷心地歡迎與會代表參加2021中國微波周,并簡要介紹了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
毛軍發院士致辭
開幕式后,4位微波領域的國內外專家作了精彩的大會主題報告:美國南加州大學的Alan Willner教授作了使用模分多路復用的大容量,自由空間光通信和毫米波通信為主題的報告;華為無線網絡首席技術官童文博士分析了射頻技術對6G無線的挑戰;華南理工大學薛泉教授分享了封裝天線的毫米波收發器芯片的研究成果;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大學Robert Weigel教授介紹了用于雷達和通信的毫米波和太赫茲收發器的設計方法。 大會并邀請天線技術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了19場Special session。會上,演講的專家展示了毫米波天線、5G通信、電磁超材料等諸多前沿科技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與會人員就所講內容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2021年ICMMT會議共收到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848篇論文。最終,共有764篇論文被錄取,口頭宣講分場有48個,海報展示分場有10個。除常規論文外,本次學生論文競賽共收到學生論文262篇,從會議收錄的論文中,經大會技術委員會(TPC)專家的嚴格篩選與評審,確定16篇學生論文競賽候選資格。此16篇論文的作者在最佳學生論文競賽答辯中展示了自己論文的成果,并回答了現場評委的相關問題,通過層層比拼,最終有10篇文章依靠論文質量與展示內容的總成績,獲得“最佳學生論文”榮譽獎。其中,我院李龍教授和韓家奇老師指導的研究生高曉賀、穆亞潔、馬向進的會議論文“A novel broadband reconfigurable aperture-coupled element using 1-bit reflective phase shifter”,與傅光教授和劉能武副教授指導的研究生梁宇棟的會議論文“A Low-Profile Differential-Fe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with Wide-Beamwidth and High-Gain under Dual-Band by Multi-Resonant Modes”經過逐輪角逐,最終獲得2021年國際微波毫米波技術會議(ICMMT2021)“最佳學生論文”榮譽獎。
最佳學生論文榮譽獎頒獎
李龍老師和他的獲獎學生
劉能武老師和他的獲獎學生
中國微波周的成功舉辦,為全國微波毫米波技術領域的科學家、工程技術與管理人員提供了一個廣泛交流科研成果和最新進展的平臺。精英匯聚的2021中國微波周推動了我國微波技術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我院師生的此次獲獎,展現了自身良好的精神風貌與學術水平,也體現了學院及實驗室的高度重視。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學院將繼續引導鼓勵師生參與學術論壇及交流合作,探究前沿科技,提升綜合素質,愿我院師生砥礪前行,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