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校友王革教授獲得2021年度國際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終身成就獎
(通訊員 牛闖)近日國際生物醫學工程學會(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公布了2021年度各項獎項獲獎名單,其中我院77級杰出校友王革教授獲得終身學術成就獎(Academic Career Achievement Award),該獎項用于每年表彰一名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中的教育、科研、開發或管理人員在超過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做出的杰出貢獻和成就。在本年度世界范圍的評選中,鑒于王革教授對錐形束斷層掃描、內部斷層掃描和基于深度學習的斷層掃描成像做出的開創性貢獻,IEEE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授予其終身學術成就獎。
IEEE EMBS新聞鏈接:https://www.embs.org/congratulations-to-the-2021-embs-award-recipients/
王革教授于1982年畢業于我校電子工程系,分別于1991年和1992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倫斯勒理工大學講座教授和醫學影像中心主任,IEEE、SPIE、OSA、AIMBE、AAPM、AAAS 會士和美國國家發明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 院士。王革教授是國際CT成像和醫學圖像處理領域的杰出專家和學術權威,是螺旋CT和錐束CT研究與開發的先驅者,于1991年首次提出了螺旋錐束CT方法(spiral cone-beam CT),現在世界上每年進行一、兩億次醫學CT掃描,其中多數使用螺旋錐束/多層CT掃描方式。王革教授與合作者還提出了自發熒光斷層成像方法(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和內重建理論(interior tomography)。自2016年以來, 王革教授一直倡導推動基于深度學習的重建方法研發(deep reconstruction)。他先后主持和參與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 和美國科學基金委(NSF)等資助的多項重大項目,在Nature,Nature子刊,PNAS等刊物發表論文500多篇,擁有超過100項已授權或待批的專利, 6次擔任IEEE醫學成像匯刊的首席客座編輯,并曾任IEEE ISBI'14、Fully3D'17、SPIE CT等主流國際會議的總主席。
王革教授英文簡介:https://biotech.rpi.edu/centers/bic/people/faculty/g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