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導學思政|雷達成像探索算法團隊赴眉縣重溫紅色歷史


前言:為了深入貫徹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提升研究生思政工作質量,落實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自2020年起,在建設“三好三有”標桿導學團隊的基礎上,創新開展研究生導學思政育人機制改革,明確導學團隊思政工作要求,為創新試點團隊配備兼職輔導員和思政助理,打造面向導學團隊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為了充分展示研究生導學思政育人成效,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與黨委宣傳部聯合推出“導學思政”系列報道,推送各導學團隊育人舉措,交流導學思政工作經驗,不斷提升我校導學團隊育人水平。

(通訊員 張榆紅)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激勵團隊師生不斷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創新和完善符合研究生“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6月20日,電子工程學院雷達成像探索算法團隊赴眉縣開展學習教育活動,活動由導學團隊指導教師孫光才教授帶隊組織。

團隊師生參觀學習的第一站是扶眉戰役烈士紀念碑。全體師生懷著崇敬的心情憑吊了在扶眉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那2160個墓碑一層層排開,肅穆、莊嚴,無一不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提醒著我們這場解放戰爭中西北戰場上國共雙方投入兵力最多、規模最大、我軍殲敵最多的戰役,這場大捷粉碎了胡馬聯盟,砸開了解放大西北、進軍大西南的大門。自此,解放軍浩浩蕩蕩進入西北,所向披靡。接著,團隊師生在烈士紀念碑前面對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面對鮮紅黨旗,再一次舉起自己的右手,既是重溫當年的決心和信念,也是激勵大家要與時俱進、恪守承諾,要勇于創新、頑強拼搏,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隨后,大家前往扶眉戰役紀念館的各個展區參觀學習,詳細了解扶眉戰役發生的背景、過程及重大歷史意義,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從紀念館陳列的一封封電報中,大家仍可感受到當年大戰前的緊張氣氛,大戰前的526日到627日,毛澤東先后多次致電彭德懷,與其商討關中決戰事宜,最終確定了鉗馬打胡、先胡后馬的作戰方案。710日,扶眉戰役正式打響,渭河兩岸,一時硝煙彌漫。712日,一野2兵團、18兵團向被壓縮在渭河北岸的國民黨軍發起總攻,經過5小時激戰,殲敵大部,敵軍亂成一團,涉水突圍。正逢渭河水暴漲,敵軍大部分溺水而亡。逃上南岸的8000余人,又落入1兵團布設下的天羅地網。713日,岐山、鳳翔相繼解放。714日凌晨,寶雞解放。至此,扶眉戰役勝利告捷。解說員激動的說道:扶眉戰役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殲敵4.4萬人,收復和解放了武功、眉縣、扶風、寶雞等9座縣城,徹底改變了西北戰場上的敵我力量對比。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這場戰役的感天動地和革命先烈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奉獻精神,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奮斗。

通過一天的參觀學習,團隊師生近距離領略到了革命烈士的壯麗人生和英雄氣概,感悟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和偉大精神。返程途中,大家積極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團隊指導教師孫光才教授表示,本次走進眉縣黨史學習活動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是一次很好的團隊思政教育體驗,大家切身感受了革命先烈勇于犧牲的奉獻精神,也感悟到了亙古不變的拼搏精神,教育大家要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做有理想、有愛國情懷的科研人員;團隊博士生冶佩表示,自己最初是受“一封遲到家書”故事的影響來到這里:“你我夫妻一別12載,書信全無。我能遇到這樣的好政府,不再過提心吊膽的日子了。望你在部隊安心打仗,勝利歸來……”,但這份飽含深情的牽掛趙存仁還未收到,就犧牲在解放西北的戰場上,今天近距離感受到了這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很受震撼,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為共產黨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此次黨史學習實踐活動,給雷達成像探索算法團隊的師生上了生動的一課,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要不斷的拼搏奮斗,勇于創新,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責任編輯:鄧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