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電子工程學院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斬獲佳績!
(通訊員:楊笑宇)4月12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四川大學承辦的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閉幕式暨“科創先行 強國有我”網絡主題活動舉辦,標志著第十七屆“挑戰杯”國賽落下帷幕。電子工程學院在本次“挑戰杯”比賽中共獲得主賽道全國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揭榜掛帥”專項賽道特等獎一項,“黑科技”專項賽道獲“星系”級一項、“行星”級一項、“衛星”級一項。
在本次賽事中,電子工程學院圍繞服務大學生科技創新,組織動員青年學生積極參加比賽,同時邀請專業老師對參賽團隊進行相應的培訓指導。由于疫情的影響,本屆“挑戰杯”終審決賽采用線上答辯的形式,極大地增加了參賽團隊答辯的困難。學院參賽隊伍積極克服賽事時間多次變更、部分人員無法返校等困難,堅持不懈推進項目進度,最終在全國大賽中斬獲佳績并首次榮獲“揭榜掛帥”專項賽道特等獎。
電子工程學院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競賽為平臺,積極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鼓勵電院學子積極參與到“星火杯”、“挑戰杯”、“互聯網+”等賽事中來,搭建師生互通互聯的橋梁,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礪學礪行,在參與科技創新型實踐的過程中涵養科學精神、激發科創熱情,引領青年學子成長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力軍。
獲獎項目名單:
一、琴悅科技——基于手勢姿態估計的智能鋼琴陪練系統
獲獎等級:全國二等
項目賽道:科技發明制作B類
參賽隊員:劉嘉懿 李岱勛 王先豪 王淑靳 翟培基 白梓琳 田程 馬彥澤
指導教師:吳家驥 朱偉 華俊文
項目簡介:
指法和手型是鋼琴學習的必要內容和關鍵基礎,但目前市面主流產品的手型指法都需要真人教師的遠程參與指導,高成本、低時效的方式使得當今智能陪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項目將GRU以及卷積神經網絡應用到音頻識別中,通過識別按鍵和抬起的時刻判斷頻譜的峰值點,實現對鋼琴演奏準確性的判斷;將手掌定位器和手指識別器拆分,通過定位器裁切出最小地計算圖像單元,并輸入識別器中,提高了手勢識別的精度和速度;同時,將音頻的曲譜信息、視頻的指法信息進行多模態融合,應用到整體模型之中,做到了以較高的精度對鋼琴演奏手勢、指法進行智能指導并即時運算反饋,進一步提升識別和判斷的準確性。
二、基于緊耦合的超寬帶曲面陣列天線
獲獎等級:全國特等獎
項目賽道:“揭榜掛帥”專項賽
參賽隊員:陳霑 林聰 高雨辰 蒲彥 楊大慰 馬文喆 周博裕 王向博 陳金麟 張煦
指導教師:胡偉 姜文
項目簡介:
隨著各式武器裝備的不斷發展,雷達的作戰能力逐步增強,天線的類型和結構已經歷了巨大的演變,從固定波束的拋物面天線發展到有源相控陣天線再到智能蒙皮共形天線,多功能一體化與共形化已經成為了目前機載雷達天線的發展趨勢。團隊以機載雷達天線需求為研究背景,以緊耦合陣列天線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對低剖面超寬帶共形陣列天線技術的相關研究。通過對強電磁耦合寬帶技術、寬角阻抗匹配層技術、陣列超寬帶饋電技術和緊耦合陣列共形技術四個方面的研究工作,解決了現有陣列天線工作頻帶窄、剖面較高、難以共形等問題。本作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機載雷達天線產業發展,為未來超寬帶緊耦合共形陣列天線的研究與設計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技術儲備。
三、玉衡os——專為智能機器人設計的操作系統
獲獎等級:“星系”級
項目賽道:“黑科技”專項賽
參賽隊員:尚丹彤 李抗 盤國萍 張雅茹 劉逸康 貝國明 程頤 陳德創 王清
指導老師:陳渤 高超
項目簡介:
針對市場機器人操作系統安全性低、穩定性差、高延時的現狀,玉衡OS團隊采用自主設計的Alioth微內核與RTOS實時內核的雙Core架構,搭載自主研發的硬件資源虛擬管理器Vec,無死鎖地執行實時與非實時任務的調度,研發出一款專為智能機器人設計的操作系統。項目通過以DDS數據分發服務為核心的通信機制,通過封裝傳統的TCP和UDP通訊協議,達到系統性能與數據聯通的全面升級。
競賽簡介: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挑戰杯’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和地方政府共同主辦,國內著名大學、新聞媒體聯合發起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賽活動,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自1989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該項賽事秉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理念,推動了一大批青年學子通過競賽涵養科學精神、接受科學啟蒙、激發科創熱情,并為其走上科創成才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