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院為新生開展第三期學科導論系列講座
新生導師進書院,學科專業初體驗
——電院為新生開展學科導論系列講座(三)
(通訊員 張玲 陳幸)為幫助2022級本科生更好地了解電子工程學院學科發展、專業特點,解答學生大類分流相關問題,電子工程學院聯合海棠3號書院舉辦學科導論系列講座。4月21日下午,電子工程學院信息對抗技術專業董春曦教授、湯建龍副教授,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袁曉光副教授、張偉濤副教授來到海棠8號樓,為同學們介紹了2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專業優勢、師資力量以及未來深造就業前景。60余名學生到場參加,線上直播吸引近300名學生參與。
湯建龍副教授向學生詳細介紹了信息對抗技術專業。作為國家級一流專業,信息對抗技術專業擁有目前地方級高校規模最大的信息對抗科研教學團隊,團隊年富力強,結構合理,以雷達和通信對抗為主,信息對抗在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廣泛應用。接著,以具體的課程為基礎,湯建龍副教授介紹了信息對抗技術專業的科研情況,同時他還指出,目前我國在信息對抗方面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研究領域還存在許多空白,希望同學們可以投身信息對抗技術研究,主動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到國家重點領域建功立業。
袁曉光副教授圍繞專業背景、專業團隊、應用領域等方面介紹了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團隊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在2022年的學科評估中獲得世界第四、國內第二的評價,專業師生聯系緊密、活動豐富。談到遙感技術的應用,他指出,遙感在農業、工業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廣泛的應用,發展前景廣闊,在航空航天、智慧城市、災害應急、農林遙感與生態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交流提問環節,針對高東陽同學提出的“考研需要培養哪些方面能力”的問題,董春曦教授表示,在本科階段學習中一要注重培養扎實的數理知識,打牢專業基礎;二要注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更新知識;三要培養執行力,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還有同學提出“如何避免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的現象”的疑問,張偉濤副教授表示,必須要領會學習的本質并學以致用,如通過參加競賽等方式將知識內化,避免“學而不用”。對于同學們的問題,老師們都進行了耐心詳細的解答,并且希望同學們可以樹立遠大的志向,不管未來選擇哪個研究方向,都要有做出一番事業的決心和恒心。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不僅了解了相關專業知識,在專業選擇方面更有底氣,也在學習生活上獲得指導幫助,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此后,電子工程學院將繼續開展學科導論系列活動,引領學生發展之路,服務國家需求,為培養電子信息領域人才做出貢獻。
供圖 郝震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