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喜報:廖桂生教授獲2008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E流網訊 日前,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傳來喜報,我校電子工程學院廖桂生教授獲2008年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這是我校繼2007年李建東教授和楊銀堂教授后第三位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廖桂生教授簡歷

  廖桂生出生于1963年6月, 目前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總體組專家、課題負責人,雷達信號處理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111”創新引智基地學術帶頭人之一和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之一。

  主要學術兼職:教育部  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重大專項“高分辨對地觀測系統”專家組成員、《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電波科學學報》、《數據采集與處理》編委、中國電子學會遙感遙測遙控分會委員、陜西省電子學會理事、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

  1985年獲廣西大學數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軟件專業工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   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破格評為教授。

  在國內率先研究了分布式衛星新體制雷達的陣列信號處理理論,提出了超大稀疏柔性陣列自校正方法和動目標檢測算法;提出了導向約束的多通道聯合像素矢量方法、空時距離聯合處理方法、自適應通道均衡方法;提出了基于窄帶多普勒濾波器組分割雜波譜的降維STAP理論和方法,在世界上第一本STAP專著中獲得大量引用和好評;提出了穩健、快速陣列信號處理方法。

  近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防973項課題、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國防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1項重點項目)、背景預研等20余項國家級重要科研任務。十余項成果已獲應用,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提升了LDTC和測控系統的測控與抗干擾能力,為國家啟動某航天領域 “十一五”背景預研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1998年獲陜西省青年科技獎,2004年入選國家人事部頒發的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發表SCI/EI檢索的刊物論文130余篇(SCI 27篇、EI 112篇)。目前多項發明專利申請已被受理,其中4項已公告。(人事處)
 
原文:http://www.xde6.net/news/news.asp?id=28547&kin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