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本科生
  • 【中國青年報】西電:學生科技創新星火燎原

【中國青年報】西電:學生科技創新星火燎原


【中國青年報】西電:學生科技創新星火燎原 

 http://www.xde6.net/news/news.asp?id=30046&kind=5

  本報西安12月21日電 “它的英文名字叫‘fridge’,但不是冰箱的意思,而是friend和bridge的組合,就是朋友和橋梁的意思,讓朋友間不再失去聯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電)軟件學院大三學生皺志光說。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手機能接入互聯網,用戶隨時可以獲取到自己手機通訊錄中聯系人的資料。在11月28日到12月12日舉辦西電第二十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特等獎的作品“fridge”將解決手機丟失后失去朋友的聯系方式這一令許多人頭疼的問題。
  
  皺志光、王煜和申華林是西電軟件學院大三的同班同學。今年4月,他們開始了“移動互聯網通訊平臺”的設計。他們的作品提交到“星火杯”組委會后,引起校內師生關注。
  
  “fridge”項目現在僅取得階段成果,只能在某些特定手機上使用該功能,即使如此,“風險投資機構還是盯上了我們”。皺志光說。
  
  “很多作品讓評審組的專家產生了很大興趣,甚至感到驚訝。”負責競賽組織工作的校團委副書記朱文凱說,比如一個液體透鏡的新型電極,也獲得特等獎,“它是這一類產品的重要突破”。該作品采用超聲噴霧熱解法把一層透明導電膜噴鍍在石英管表面,從幾何上解決了液體透鏡光軸不穩定的問題,在石英管內壁鍍導電膜的工藝是國內首創。
  
  “與往屆相比,參賽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態勢。”朱文凱說。
  
  據了解,共有1.3萬余人參加或參與了這屆“星火杯”競賽相關科技活動,7126名同學向組委會提交參賽作品3123件。本屆競賽評出了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共490多件,其中特等獎15件。相當一部分獲獎作品將申請專利。
  
  據了解,自1988年以來,西電已連續舉辦20屆“星火杯”競賽。近年來,西電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屢獲佳績。
  
  在隔年舉辦的“挑戰杯”競賽上,2003年,西電獲得4個國家二等獎和兩個國家三等獎;2005年,獲得國家特等獎和國家一等獎各1個,獲得國家二等獎和國家三等獎各兩個,名列全國第六;2007年,獲得國家二等獎3個,國家三等獎兩個。
  
  “這跟‘星火杯’競賽的作用是分不開的。”朱文凱說。據介紹,在1988年舉辦的首屆“星火杯”上,共收到作品87件,有200人參加競賽。活動逐年升溫,2007年的第19屆競賽,收到作品2040件,有6000人參賽。
  
  1988年,時任西電校團委書記的龍建成,基于創新共青團工作,拓展團的工作領域,結合學校學科特色,開始在學校組織開展學生科技競賽活動,并取名為“星火杯”。
  
  現任學校黨委副書記的龍建成表示,“星火杯”為廣大學生參與課外學術科技活動提供了平臺和空間,營造了濃郁的校園科技文化氛圍。
  
  “激勵學生自己去思考、動手去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活動能持續20年的內在動力,比所取得的成績更重要。”西電校團委書記李波說。(本報記者 王國強 實習生 張靜)
  
  《中國青年報》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