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中科技大學招收推免碩士生


華中科技大學PET儀器開發與多模醫學成像實驗室謝慶國教授欲從我院招收推薦免試碩士生若干名,有興趣和有保研資格的同學請盡快與謝教授聯系。謝教授本人及實驗室簡介見附件。

 

 

華中科技大學PET儀器開發與多模醫學成像實驗室簡介

華中科技大學PET儀器開發與多模醫學成像實驗室(以下簡稱PET實驗室)依托于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致力于PET領域國際前沿問題的研究和創新性技術的開發,完成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為產業界提供核心技術和高水平技術人才,推動產學研的協調發展。
近年來,PET實驗室在PET探測器、PET電子學、PET圖像重建、PET系統集成與評估、多模醫學影像數據分析、PET/CT成像技術與應用、PET/MRI成像技術與應用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從2007年至今已完成國家863項目1項,完成教育部重點基金1項,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俄政府間合作項目1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1項,湖北省重點基金1項,華中科技大學重點基金1項。在PET領域國際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上發表論文1篇,錄用論文2篇。在PET和醫學圖像領域國際頂級會議IEEE NSS/MIC做口頭報告3次,墻報7篇。PET實驗室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信息科學和生命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創新團隊。
PET實驗室歡迎優秀的本科畢業生成為實驗室的一員,共同從事具有挑戰性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PET實驗室今年在以下方向招收研究生,并同時歡迎優秀的本科生在假期來實驗室做實習:
1. FPGA開發
1) 電類相關專業;
2) 熟悉數字電路、數字信號處理等
3) 熟悉FPGA設計流程,和相關開發軟件;
4) 熟悉Verilog、VHDL等HDL語言;
5) 參加過電子設計競賽者優先。
2. 嵌入式軟件開發
1) 電類相關專業;
2) 熟悉NiosII/ ARM/ DSP其中一種的開發流程;
3) 熟悉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等;
4) 熟悉C語言;
5) 參加過電子設計競賽者優先。
3. 控制程序開發
1) 熟悉C、C++等軟件開發語言;
2) 熟悉windows編程環境和Linux編程環境;
3) 熟悉計算機網絡協議;
4) 了解大數據量文件操作算法。
4. 基于FPGA的網絡通信
1) 熟悉計算機網絡協議,以及無線通信協議;
2) 熟悉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開發;
3) 熟悉FPGA開發流程;
4) 熟悉Verilog、VHDL等HDL語言;
5) 參加過電子設計競賽者優先。
5. 高速電路的設計與調試
1) 熟悉電路理論、數字電路、模擬電路;
2) 熟悉PCB開發流程;
3) 有電路設計和Layout經驗;
4) 參加過電子設計競賽者優先。

聯系人:
謝慶國 教授、博士生導師
Email: qgxie@mail.hust.edu.cn, qgxie@ieee.org
電話:86-27-87792294


附:
實驗室現有設備:
1、 CAEN NIM
2、 高速示波器TEK DPO71604
(帶寬16GHz,4通道可同時達到50GSps采樣率)
3、 高速示波器TEK DPO7104
(帶寬1GHz,單通道可達到50GSps采樣率)
4、 示波器TEK DPO4104
(帶寬1GHz,5GSps采樣率)
5、 皮秒激光器
6、 若干電子方面小型設備

合作單位可用大型設備:
1、 PET/CT斷層成像儀(GE Discovery LS)
2、 MRI成像儀(Phillips)
3、 格點計算機(云南、華中兩套)

謝慶國
職稱職務:教授、博導
學科專業:生物醫學工程
聯系電話:027-87792294-505
傳    真:027-87792294
Email:qgxie@mail.hust.edu.cn

主要學習與工作經歷:

1994年獲華中理工大學自動控制工程系工業自動化學士學位
1997年獲大連理工大學電子系工業自動化碩士學位
2001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博士學位

1997年至2005年,控制科學與工程系
2005年至今,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
2002年至2004年,臺灣衛生研究院醫學工程研究組
2006年至2008年,芝加哥大學放射學系、Argonne國家實驗室高能物理研究組

研究領域:
研究方向為PET系統開發(PET探測器、PET電子學、PET圖像重建、PET系統集成與評估)、PET/CT成像技術與應用、PET/MRI成像技術與應用、多模醫學圖像處理。
主持PET實驗室,目標是建設成為一個培養PET儀器領域人才,研究、開發和轉化PET儀器領域關鍵技術,提供PET儀器產業化和相關社會服務的基地。
歡迎有強烈事業心和使命感的同學報考博士或碩士研究生,專業范圍包括:電信、自動化、電子、計算機、機械、核物理、數學、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同時接收有遠大理想、腳踏實地的本科生(理、工類,一年級除外)5-7人/年進行科研培訓。有意者請Email聯系。

論文與獲獎情況(截止2009年5月):
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際合作重點計劃和教育部重點基金等項目的研究與開發。主持(過)與工業界的合作研發項目多項,研發的多項技術已經或正在工業界應用。
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美國發明專利授權兩件,德國發明專利授權一件,中國臺灣發明專利授權一件。作為第一發明人或所指導學生作為第一發明人,正在申請或公開發表中國或國際發明專利多件。
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IEEE NSS、IEEE MIC等本領域權威雜志和會議發表和錄用論文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