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工作要點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是建黨90周年,建校80周年,全校上下團結一致、振奮精神、改革創新、奮勇拼搏,認真籌劃、落實好2011年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學校工作的總體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人才、科技規劃綱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隊伍建設為核心,強化頂層設計,深化內涵建設,緊抓教學、科研,加強科學管理,大力推進學校各項事業不斷創新發展,以優異成績向建黨90周年、建校80周年獻禮。

一、全力搞好80周年校慶

堅持“隆重、熱烈、特色、儉樸”的原則,突出“八秩盛典、百年宏愿”的主題,以80周年校慶為契機,結合“十二五”暨9年跨越期戰略規劃的制定,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把校慶活動與重點工作、日常工作有機結合,全校動員、內外互動、加強宣傳、廣泛聯絡、擴大影響,認真搞好各項具體活動,辦出特色、力求實效、凝聚力量、鼓舞人心。

二、認真做好“十二五”規劃

制定完成學校“十二五”暨九年跨越期發展戰略規劃,全面做好整體事業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及各學院規劃的完善與細化工作,著力解決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突出高水平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等重點,未雨綢繆,統籌兼顧,努力實現學校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制定 “十二五”學科規劃,深入實施“學術振興計劃”,引領未來、支撐發展,力爭在基礎研究和工程系統等方面產生新概念、新方向、大系統,爭取在若干前沿研究領域進入國內領先行列;繼續抓緊做好“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的爭取與建設;加快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設任務,認真做好標志性成果評審和“211工程”三期驗收準備工作;完成三級學科體系二期建設和國防特色緊缺學科專業年度計劃;做好國家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準備、新增一級學科建設方案的制定和目錄外二級學科的自主設置工作。

三、全面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不斷豐富和創新活動載體,全面落實各項公開承諾,確保活動取得扎實成效;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完善校、院兩級中心組學習制度,建立黨員常態化學習的有效機制;認真貫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認真開展好建黨9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著力打造有影響力和顯示度的活動品牌;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改進思想和工作作風,帶動和促進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健全反腐倡廉教育機制,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對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保障學校健康發展;完善隱患排查和矛盾調處機制,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學校穩定安全大局。

四、抓好人才隊伍建設

認真制定學校“十二五”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籌備召開人才工作會議;修訂完善各項政策舉措,研究各學院、學科的隊伍規劃和編制;繼續下大氣力做好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等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選拔、申報和引進工作,不斷取得突破;進一步推進教師隊伍規模建設和博士化進程,切實抓好國內知名高校優秀人才的引進工作;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提升教學、科研能力和綜合素養;繼續做好專業技術崗位設置和分級聘任工作,推進職稱評審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加強管理人員引進、培養、考核、晉升等制度建設;積極探索專職科研編制、教師隊伍分流、編制外用工管理制度改革。

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本科生教育要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繼續加強質量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專業建設;以“卓越計劃”試點工作為切入點,扎實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加強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工程實踐基地建設;積極爭取優質生源,保證穩定的教學秩序;推進落實知名教授承擔低年級學生教學任務制度,提升中青年教師的工程教育能力;認真做好省級教學成果申報工作,積極培育國家級教學成果,加強“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申報工作,做好教指委的換屆推薦,啟動“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示范點”建設。

研究生教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導師隊伍建設為根本,全面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優化生源質量,強化過程管理,筑牢學術基礎,拓展國際視野,著力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深化研究生創新工程,抓好主要指標體系建設;努力構建科學的分類培養體系,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試點工作;探索研究博士生培養學位授予標準改革,規范博士生培養學制;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努力取得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的重大成果。

認真實施來華留學生培養體制機制改革試點項目,進一步加強留學生教育工作;積極發展網絡與繼續教育;加強獨立學院的規范辦學,著力改善辦學條件。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深入實施“引領工程”、“先鋒工程”及“輔導員能力提升工程”,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發展,完善和創新大學生思政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強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發展健全人格,打造有特色有品牌的文化活動;繼續做好畢業生就業、貧困生資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廣泛開展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和陽光體育運動。

六、增強科學研究實力

認真做好學校“十二五”科研發展規劃,繼續實施“大項目、大成果、多專利、高指標”戰略,重點做好“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重點項目申報工作;加強科研成果管理,積極開展“十一五”科研成果鑒定及報獎工作;整合優化資源,在優勢學科領域力爭新建國家級科研基地,積極組建跨學院團隊;推進“行業特色高校產學研聯盟長效機制改革”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科研保密和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做好各類專家組換屆推薦工作;增強人文社會科學的科研實力;進一步加強科研管理改革,完善科研業績評價、考核和獎勵機制。

加強產業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促進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增強企業實力和經濟效益;全力做好國家大學科技園的驗收準備;繼續加強陜西電子工業研究院建設。

七、持續深化對外拓展

堅持“一條內線、兩條外線”,繼續推進國際、國內拓展合作;回顧總結前期合作共建經驗,進一步深化落實各項實質性合作內容;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建立產學研聯盟,積極探索新的合作體制與機制;進一步加強與總裝備部、GFKGJ、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等單位的共建與戰略合作。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繼續做好“111計劃”基地建設,舉辦具有較大影響的國際會議,大力推進國際化進程;辦好“中外著名大學校長論壇”;探索與海外著名大學合作辦學的新模式、新途徑。

八、加強科學管理

大力加強科學管理、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認真做好日常管理,增強服務意識、提升管理水平,服務學生、服務教師;加強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理順關系,規范管理;加強制度建設,探索研究大學章程制定工作,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強化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推進校、院兩級教代會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并優化年度主要工作指標建設體系,落實好指標分解工作;推進信息公開,做好學校信息資源平臺和辦公自動化平臺建設,加快數字化校園建設。

九、強化綜合保障

進一步加強各項綜合保障,為學校主要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堅持確保工程質量、合理控制造價、科學把握工期、確保學校利益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南校區后續工程建設;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增收節支,統籌安排,合理運作;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的綜合效益;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審計、保衛、離退休、醫療、圖書館、檔案等各項工作;探索建立基礎教育集團;進一步加強后勤工作的規范管理,不斷提高標準化和規范化服務水平,狠抓節能減排,提升質量和效能,為學校各項事業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強保障。

十、大力推進大學文化建設

著力建設富有西電特色的大學文化,濃郁學術氛圍,創造寬松環境,熏陶和感染廣大師生養成高尚品格,積極培育大學氣度、大學精神;制定并實施文化建設規劃,建設完善南、北校區文化景觀,提升文化活動品味,創建知名活動品牌。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主人翁意識,加強交流溝通,增強師生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努力營造團結、和諧、包容、向上的良好風尚。


來源 http://news.xidian.edu.cn/view-2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