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梁昌洪為研究生妙解學術科研如何“逼上梁山”


     西電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王舒平)9月19日下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級教學名師梁昌洪教授在北校區階梯教室為研究生作報告,重點解讀學術科研如何“逼上梁山”。400余名研究生聆聽了報告會。


     “你們身上有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青春。”滿頭銀發的梁昌洪用“精力旺盛、時間充足,沒有負擔、抓準方向,不被知識所累、沒有包袱”來概括青年人身上所富有的寶貴財富。“青年人雖然知識不完善不充足,但有闖勁、能吃苦、敢于批判。”他說,毛澤東打仗是靠蔣介石他們給“逼”出來的,理論也是“逼”出來的,因為他擁有緊迫感,正是在這種緊迫感的作用下,他寫出了《矛盾論》與《實踐論》。
     “我國杰出外交家周恩來,在中美建交過程中,他將自己的外交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也是鞭策自己的結果。”大屏幕上出現周恩來會見美國官員的軼事,一個個簡潔有趣的小故事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談到研究生為什么要“逼”自己,只見幻燈片上顯示了二十個字:“自我惰性、自我陶醉、自我滿足、自我封閉、自我苦惱”。“現在有很多研究生沒有目標,認為日子很好混,讀了研究生就很了不起了。這就需要導師給他們‘潑冷水’,讓他們有緊迫感,有追求的目標。”梁昌洪引用世界冠軍王皓、女足失敗的故事,講述了當今青年人對于挫折抵抗與自我評價的缺失。
     “首先要逼出時間,即要提高時間效率、合理搭配時間、勞逸結合;其次要逼出ISO,這里的‘ISO’是指要將想做的東西寫下來,寫下來的做出來,做出來的總結出來,總結出來的對照出來。同時,還要逼出目標、逼出成果。逼出藝術之后,就要逼出本領。”梁昌洪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編織自己的青春。


     “一個鄉村教師給一個來自農村的貧困大學生兩個盒子,讓他在大學開始打開一個盒子,在數十年后打開另一個盒子。原來兩個盒子分別裝著‘不要怕’與‘不要悔’。”梁昌洪希望在場學生上完研究生后不要后悔。”
     來自技術物理學院的研究生孫昊洋是第一次聽梁昌洪教授的報告,他說:“梁教授講得很切合我們研究生學習的實際,我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逼’上梁山。”
     本次報告是“百名教授進講壇”研究生文化素質教育系列講座之一。活動從2011年10月開展以來,已累計舉辦專場報告會10場,參與研究生超過3000余人。報告會由學工處副處長楊光瑋主持。

來源:http://news.xidian.edu.cn/view-3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