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校友助力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
西電校友助力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
包為民熊群力陰和俊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接見
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蔣曇飛)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我國ZRHT工程再次開啟新征程。當天晚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ZYJW主席習近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見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參研參試單位代表,向參加這次ZRHT飛行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誠摯問候。
習近平總書記與校友熊群力親切握手
校友包為民(前排左一)、陰和俊(前排右一)參加接見
一直活躍在國家重大工程中的西電人,繼續助力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在受到總書記接見的參研參試單位代表中,有3人是我校校友,他們是82屆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82屆校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熊群力,以及研89屆校友、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陰和俊。
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參研參試單位代表時指出,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習近平說,神舟十號ZRHT飛行任務,是我國ZRHT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二步第一階段的收官之戰,對鞏固和完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推動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大家總結經驗、再接再厲,精心做好各項后續工作,確保任務取得全面勝利,在實現航天夢的征程中譜寫新的壯麗篇章。
建校80多年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已經為國家培養了16萬電子信息領域的棟梁之才,嫦娥工程、神舟飛船等國家重大工程中均有他們的身影。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包為民、熊群力和陰和俊只是無數在國家重大工程中默默奉獻的西電學子的杰出代表。
包為民,男,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制導與控制專家。1982年畢業于西北電訊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信息處理專業。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十二所副組長、副主任、副所長,曾任某型號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某型號副總設計師,兼任總裝備部JQZD專業組顧問、導彈總體組組長和《計算機工程與設計》編輯委員會委員、豐臺區科協主席。現任某型號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兼任北京臨近空間飛行器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
他主要從事航空航天飛行器控制研究工作,是我國航天運載器及控制系統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他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工作相結合,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是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獲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專家、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享受政府津貼。曾獲國防科工委二等功1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包為民院士理論基礎扎實、工作實踐豐富、學風正派、嚴謹務實、勇于創新,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熊群力,男,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78年至1982年在西北電訊工程學院電波與天線專業學習。
畢業后進入電子部第36研究所工作,歷任第36所所長,信息產業部電子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等職。2011年起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并兼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通訊學會常務理事、國家863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專項評審委員會委員、全國信息化咨詢委委員、總裝科技委兼職委員、總裝DZDK專業組組長、海峽兩岸關系協會理事等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曾獲1985年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2年機電部“中國杰出科技青年”、2007年“中國十大創業英才”、2010中國年度管理大會“具價值管理榜樣”稱號。
陰和俊,男。1989年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無線電物理專業碩士學位。
歷任太原工業大學數力系講師,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助理兼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常務副所長、所長、黨委副書記,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兼任中國雷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主編等職。他長期從事電波傳播、電磁場理論與微波技術、微波遙感、微波通信和特種微波器件的研究,在電波傳播、微波電子學、微波技術、電子光學等領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先后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有價值的學術論文近40篇。現擔任多項國家重大任務的總指揮,他精心組織,果斷決策,積極引導科研人員轉變觀念,增強大局意識和質量意識,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難,使各項任務都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表現出他具有很強的駕馭全局的組織管理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