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我校隆重舉行王諍銅像落成儀式(轉發)


  5月30日上午,王諍銅像落成儀式在辦公樓北側花園隆重舉行,深切緬懷這位老校長的思想風范和豐功偉績。出席儀式的主要領導和來賓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副部長楊文俊大校,王諍部長秘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原政治委員李而炳少將,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院長楊世平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衛星通信地球中心站、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編研室主任張洋大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編研室副主任劉淑娟大校,王諍長子、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原院長王蘇民少將,王諍之女田桂花女士以及西安通信學院、第二衛星通信地球中心站的學員代表。儀式由黨委副書記龍建成主持,現任校領導、歷任校領導、王諍家屬、校學術委員會全體委員、各分黨委書記、學院和職能部(處)負責人、離退休老同志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約1000人參加了儀式。
  


  


  


  


  


  黨委書記李立、校長段寶巖共同為王諍銅像揭幕。隨著遮蓋銅像的幕布緩緩落下,身穿戎裝側坐著的王諍銅像呈現在人們面前。銅像高2.1米,重930余公斤,青銅鑄造,背部底座處鐫刻著王諍生平。
  段寶巖校長簡要介紹了王諍生平。王諍原名吳人鑒,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蘇武進縣,黃埔軍校第六期通信科學員,1930年參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毛主席、朱總司令親自任命的我軍第一個無線電臺的隊長,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1955年授中將軍銜。王諍是我校第一任校長,分別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時期先后三次擔任我校校長。毛澤東同志曾親切贊譽說:王諍同志是有功的,是我軍通信工作的開山鼻祖;李先念曾經這樣評價王諍:半部電臺起家,一生征戰為民。1978年8月13日,王諍因患癌癥,醫治無效,病逝于北京。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通信部副部長楊文俊在講話中指出,“半部電臺起家,一生征戰為民”,是王諍同志革命生涯的真實寫照。在長達半個世紀的革命征程中,王諍同志開創了我軍無線電通信、無線電偵察和紅色政權的新聞廣播事業、氣象事業;創建了我國電子工業和人民郵電事業,在雷達、DZDK、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培養通信指揮、通信技術人才等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他說,要用王諍同志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的無私精神,用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好學不倦、崇尚科學的優秀品質,激勵我們拼搏進取,奮發工作,把革命先輩開創的宏偉事業發揚光大,為完成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ZYJW賦予我們信息化建設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奮斗。王諍同志的光輝業績如巍峨豐碑,將永遠屹立在我們心中!
  我校教師代表李贊和學生代表張蘭蘭分別作了發言。他們在發言中表示,要牢記老校長的諄諄教誨,發揚老一輩西電人樂于吃苦、踏實認真、技術過硬的光榮傳統,為學校長遠發展目標努力奮斗,為國家電子技術的發展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原政治委員李而炳少將代表王諍家屬發言。他代表王諍家屬對我校舉行銅像落成儀式表示感謝。他說,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王諍同志塑像,對于我們發揚紅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教育年輕學子,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李立書記作了重要講話。李書記回顧了王諍同志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我軍的通信事業、為中國電子科技的發展和電子科學教育事業建立的豐功偉績。他號召全校師生員工繼承和發揚西電精神,勇挑重擔,腳踏實地,不畏艱險,追求卓越,為把我校早日建設成為電子信息學科特色鮮明、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儀式舉行前,總參通信部領導和王諍校長家屬與學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在辦公樓進行了座談,并在黨委書記李立、副書記龍建成陪同下,參觀了我校校史展覽館和通信工程學院。
  


  


  


  


  


  


  


  


  


  


  


  


  


  
上一篇文章:我校學生李鳳洲深潭救人事跡CCTV10錄像(視頻)
下一篇文章:我校大學生在“微軟全球嵌入式”大賽中獲全球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