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2014年大連大學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大連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連大學(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1978年10月成立大連工學院旅大分校,后為大連工學院分院,1983年11月大連工學院大連分院獨立辦學更名為大連大學)、1948年3月成立的關東文法專門學校(后為大連師范專科學校)、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衛生學校(后為大連市衛生學校)。1987年10月,大連大學、大連師范專科學校、大連市衛生學校三校合一,組建新的大連大學,大連大學設工學院、師范學院、醫學專科學校。時任大連市副市長趙亞平出任新的大連大學校長、黨組書記。現任大連大學黨委書記王志強,校長潘成勝。
大連大學現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哲學、法學、經濟、教育、文學、藝術、歷史、理學、工學、醫學、管理11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現有25個學院,61個本科專業,20個一級碩士學位授予點,120多個二級碩士學位授予點,全日制在校學生15000余人,外國留學生、繼續教育學院學生5000余人,設有附屬中山醫院、附屬新華醫院2所三甲醫院。
一、大連大學國家863空間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生調劑信息
團隊帶頭人:潘成勝,1962年11月出生,男,大連大學校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兼職委員、國家863先進空天信息技術專家組副組長、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指揮控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 Control顧問、ICIC Express Letters, Part B主編。
主要研究成果:近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二等將12項;主持國家863項目31項,總裝型號研制項目41項;發表論文210余篇,三大檢索127篇;授權專利與軟件著作權29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
主要研究方向:
(1)網絡基礎理論,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計劃項目和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展開研究,開展空間信息網絡路由和傳輸協議優化理論及技術、天地協同組網基礎理論與方法等方面研究。方向帶頭人:劉治國教授,成員:高秀娥副教授、劉慶利博士。
(2)一體化指揮控制網絡技術,依托國家重大型號項目和陸裝預研項目展開研究,突破一體化指揮控制網絡智能組網、抗毀重構等關鍵技術,構建多網絡多路由的一體化指揮通信網絡。方向帶頭人:陳波教授,成員:杜秀麗副教授、邱少明副教授。
(3)空間信息網絡技術
依托國家863重點項目和陸裝預研項目展開研究,突破空間信息網絡體系結構、協議技術、星群組網與重構技術等關鍵技術,期待為我國空間信息網絡建設提供第一個雛形。方向帶頭人:楊力教授,成員:魏德賓副教授、蔡睿妍副教授。
(4)先進通信技術,依托二炮背景項目和國家863計劃項目展開研究,突破彈載信息鏈技術、協同作戰信息鏈技術、空天信息網絡終端技術等關鍵技術,實現高動態超高速飛行器的動中通能力。方向帶頭人:劉海燕教授,成員:劉春玲副教授、別玉霞博士。
(5)先進網絡技術,依托國家863計劃項目和海裝預研項目展開研究,突破太赫茲通信技術、水下通信技術等關鍵技術,形成先進網絡技術在軍民領域的應用擴展。方向帶頭人:丁元明教授,成員:張敏副教授、劉艷副教授。
聯系人:陳波,聯系電話:15940991702,0411-87402476chenbo@dlu.edu.cn
 
二、大連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調劑信息
大連大學信息工程學院2013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項(國家自然基金4項,總裝“十二五”預研項目2項,海裝背景預研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6項,其他項目(含橫向課題)10項,科研經費600余萬元。授權發明專利5項,發表學術論文被SCI、EI檢索50余篇。
研究生授予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應用數學
主要研究方向:
1、無線通信和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授予計算機科學技術、軟件工程學位、控制科學與工程、應用數學學位)
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總裝預研項目展開研究,開展量子雷達、天波超視距雷達、MIMO通信、通信傳輸數據鏈、信息編碼理論、壓縮感知理論等關鍵問題研究。
研究團隊:裴炳南教授,董學東教授、楊力教授、李澤光教授、張奕副教授、王洪雁博士、蘇洪全博士、于楠博士、賀明研博士
2、基于數據挖掘理論的大數據技術(授予計算機科學技術、軟件工程學位)
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展開研究,開展基于數據挖掘理論的大數據相關技術研究,突破數據挖掘技術、大數據管理技術等技術。研究團隊:劉志國教授、張敏副教授、趙欣副教授
3、智慧航運與物流網絡技術(授予計算機科學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
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遼寧省科技廳、遼寧省發改委項目展開研究,開展智慧航運與物流網絡技術研究,突破車船一體化網絡技術、物流網絡調度與管理技術。研究團隊:葛斌教授,成員:劉艷副教授、汪祖民副教授
4、模糊理論與優化方法研究(授予應用數學學位)
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展開研究,開展模糊理論與優化方法及其在控制、計算機、軟件、經濟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發揮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優勢。研究團隊:董學東教授,沈連山教授、趙植武教授、張成教授、王麗燕教授,
需求專業與數量:招收的學生的本科專業條件:計算機科學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物理、數學。學生可以調劑到上述任一學科。
調劑人數信息學科相關專業60人左右
調劑要求:國家A類工科分數線(285/38/57),接收相近工科專業學生調劑
獎學金待遇:(1)助學金:6000/年(學費6000/年);
2)獎學金:一等1.2萬元/年,二等0.8萬元/年,獎學金覆蓋率100%
3)科研津貼:根據科研表現導師發放科研津貼。
聯系人:大連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刁老師,聯系電話:041187402116,15040457133ice_emotion@sina.com
負責人:陳老師:159409917020411-87402476chenbo@dlu.edu.cn
王老師:0411-87402704gglongs@163.com
 
有調劑意向的考生可直接到西電科技公寓510、512房間進行面試,大連大學直接承認西電的復試成績與體檢結果;或與大連大學研究生學院招生辦聯系。
大連大學研究生學院招生辦電話:0411-87402323,0411-87402256
其他學科專業調劑目錄請到大連大學研究生學院網站查閱。
網站地址:http://202.199.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