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電院87級校友王守業返校做報告 探討時代聲音


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元凱)時代號召大家在創新創業的浪潮中尋找機會,實現價值;時代推動著我們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新時代。4月15日,恰逢91級碩士研究生校友入學25年重返母校,校友劉二海、王守業做客“西電校友西電行”,與西電學子一起探討中國的創新和機會,迎接人類新能源時代。同級10余位校友一同參加了報告會。

劉二海:探討中國的創新與中國的機會

劉二海校友

“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商業創新,不是科技創新。”劉二海校友口中所說的商業創新是指互聯網催生的生產力的釋放和商業模式的轉型。劉二海主要從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中國的創新與中國的機會、驅動力模型和價值模型、創新發展的階段等方面展開話題。他講到,目前中國的新經濟(即建立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基礎上的經濟)以較快的速度不斷發展,以新經濟為基礎的產業將會面臨新的成長,這是一個產業轉型機會。中國“千層餅”式的產業模式不同于美國“披薩餅”式的產業模式,所以中國產業的創新上不能仿效美國,而要將移動互聯網和產業結合,吸納新科技,做好產品與服務。隨后,在如何投資到一個合適的公司問題上,劉二海拋出了驅動力模型和價值模型,要看準要投資的公司是否具有價值和創新驅動力。最后,劉二海講到,創新企業的發展一般有三個階段,首先單點突破,其次,迅速擴張,最后建立壁壘。劉二海從各個角度為大家講述了在創新創業浪潮中如何尋找創新創業機會以及如何投資,怎樣去投資的問題,給大家普及了創新發展的知識。

王守業:積極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人類新能源時代


王守業校友

“我們有一個很龐大的、很瘋狂的一個項目,今天我是打算把它放在我們西電作為一次首發,這個項目以前一直處于秘密的狀態……”,王守業校友口中的項目就是他集中研究的太陽能新能源的開發項目。當前,人類已然進入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當前解決能源危機,創新發展模式的很重要的機遇。王守業講到,所謂新能源嚴格意義上主要是指風能和太陽能,但這兩種能源因為某些技術難題和不可抗因素存在利用率低的情況,所以,解決難題、發展新能源就格外迫切。他從新能源的系統原理、儲存裝置和新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介紹如何突破新能源難題,給大家一場物理方面的知識補給。他推出“零成本能源革命”,從家庭微電站、農業立體集約化生產和服務企業、城市的概念上提出“零成本能源革命”的應用,給大家一個未來的新能源設想藍圖,指出在當前時代創新驅動下,這些不再是科學幻想,號召大家通過不斷利用新能源改造生活,享受生活。


返校校友與部分學生合影

報告結束后,校友總會辦公室主任肖剛為兩位校友頒發西電的紀念相冊,希望校友在外不斷拼搏創新的同時,記得在母校的回憶。

西電校友活躍在祖國各行各業,校友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是學校發展的最重要依托。“西電校友西電行”系列報告會由校友總會辦公室主辦,本學期開始已成功舉辦兩期,旨在邀請校友重返母校與西電學子面對面交流溝通,分享求學經驗、人生感悟,促進西電學子成長成才。

本次活動由校友總會辦公室和電子工程學院聯合舉辦。

新聞鏈接:

劉二海校友,系學校91級通信及信息系統專業碩士研究生,現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校友擁有超過13年的創業投資經驗,他始終專注于TMT和現代服務領域,特別是在汽車互聯網、互動娛樂、分享經濟、跨境投資等領域業績突出。劉二海校友主導了包括人人網、神州租車、智聯招聘等60余家創業企業的投資。2012 年,劉二海校友被《福布斯》評選為“全球最佳科技投資百人”之一,13年到15年連續三年被《福布斯》評為中國最佳創投 50 人之一。

王守業校友,系學校87級電子工程專業本科、91級信息與信號處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現任珠海天琴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珠海天琴公司專注于行車記錄儀、GPS衛星定位監控等產品研發生產加工,現已擁有自己的線材、絲印車間,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臺。“有衛星定位監控的地方,就有珠海天琴”,天琴的市場份額大,競爭力強,是衛星定位監控行業的奠基人、領軍人。在王守業校友的領導下蒸蒸日上,不斷刷新業績。

信息來源:校友總會http://news.xidian.edu.cn/view-5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