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111計劃“雷達認知探測成像識別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批立項

111計劃“雷達認知探測成像識別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批立項


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羅萌)近日,由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組織的2018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新建基地評審工作已經結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申報的“雷達認知探測成像識別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批立項。該引智基地依托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的需要,以前瞻性的基礎理論研究為核心,以解決雷達裝備研制中的重大關鍵技術為重點,在認知探測理論與方法、智能雷達理論與方法、無人機群協同探測理論與方法等領域進行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應用研發等合作研究工作。

該基地自2016年在校內培育,于2017年經過校內申報、評審推薦、網上申報等多個環節,通過了教育部及國家外專局的項目評審及答辯,最終獲得2018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立項建設。該基地將與學科前沿的海外學術大師及骨干深度合作,派出國內中青年學術骨干赴海外交流,打造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的窗口;針對領域內的前沿技術和熱點問題,與海外大師與骨干建立緊耦合1對1的創新團隊,實現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協同發展;同時引進、消化、吸收國際上最先進的學科研究成果,深度交叉融合,產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引領我國乃至國際雷達技術發展;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基礎知識扎實、創新能力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為我國雷達技術領域實現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礎;通過“111基地”的建設,顯著提升我校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在國際相關領域的水平和地位,打造國際一流學科,并將基地建設成為國內雷達領域具有示范作用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學術交流的合作創新基地。

截止目前,西電共有7個“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獲批立項建設,分別為:智能信息處理科學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現代無線信息網絡基礎理論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寬禁帶半導體與微納電子學創新引智基地、電子裝備機電耦合理論與關鍵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移動互聯網安全創新引智基地、復雜環境光電信息感知科學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雷達認知探測成像識別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西電111基地的建設堅持“強化優勢,突出特色,注重基礎,探索前沿,協調發展”的發展思路,重點支撐學校“三個一流”建設及“十三五”發展規劃,面向國家需求,瞄準世界一流,充分結合國際學科發展前沿深入扎實開展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合作資源深化學科建設,開展國際化拓展。目前,各個111基地已經成為吸引和凝聚國際優秀人才的高地,有效提升了學校科技合作水平及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以及理論水平高、應用性強的標志性成果,并應用于國家“TY工程”、“信息感知技術”、“寬禁帶半導體技術”以及“大型射電天文望遠鏡”、“天宮二號”等重大科研項目,對學校的學科發展及辦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影響。

相關鏈接:

“111計劃” 即“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是由教育部與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組織實施的旨在推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其總體目標是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圍繞國家目標,結合高等學校具有國際前沿水平或國家重點發展的學科領域,從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余名海外學術大師、學術骨干,配備一批國內優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通過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與國內人才的密切合作,進一步促進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創造具有國際影響的科技成果,全面提高高等學校的整體水平和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