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本科生
  • 關于舉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五屆“校長杯”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的通知

關于舉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五屆“校長杯”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的通知


 

電院參賽的學生:

已在網絡報名參賽的同學,請參賽團隊在系統報名的同時提交電子版項目介紹PPT(可參考互聯網+大賽校賽手冊第24頁)(可附視頻等其他材料)、《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院報名匯總表》(附件2)(文件名:電院+年級+姓名)發至linzili@xidian.edu.cn

截止日期:2019517

電子工程學院

201942

 

 

各學院、各相關單位:

根據《教育部關于舉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精神,我校決定舉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五屆“校長杯”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現就有關組織工作通知如下:

一、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背景

本次大賽由教育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浙江大學和杭州市人民政府承辦。

本屆大賽的主題是:追逐夢想拼搏奮進永向前  勇立潮頭敢闖會創鑄華章。

二、組織“校長杯”創新創業大賽的意義

學校組織“校長杯”創新創業大賽,旨在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等文件要求,加快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持續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展示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資源對接平臺。

大賽旨在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力軍;鼓勵廣大青年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有為人才。把大賽作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導高校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積極開展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師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綜合改革,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推動賽事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形成高效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新局面。

三、組織機構

為保證此次競賽取得圓滿成功,學校成立競賽領導小組:

  長:石光明

副組長:肖    劉豐雷  姬紅兵  張進成   

  員:周燕來          張玉振   

    王華林      顧華璽   

苗啟廣  李團結  周慧鑫  王益鋒  楊有龍

馬得林      馬曉華  梁繼民   

施建章      賈鋼濤  董偉生   

    張宇鵬      劉文博   

    王林雪  趙巖松   

大賽設立專家委員會,邀請社會投資機構、行業企業、大學科技園、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作為成員,負責校賽參賽項目的評審工作,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工作辦公室設在創新創業學院,負責校賽組織工作。

四、主賽道參賽要求

(一)參賽項目類型

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訊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參賽項目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互聯網+”現代農業,包括農林牧漁等;

2.“互聯網+”制造業,包括先進制造、智能硬件、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軍工等;

3.“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工具軟件、社交網絡、媒體門戶、企業服務、下一代通訊技術等;

4.“互聯網+”文化創意服務,包括廣播影視、設計服務、文化藝術、旅游休閑、藝術品交易、廣告會展、動漫娛樂、體育競技等;

5.“互聯網+”社會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消費生活、金融、財經法務、房產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訓、醫療健康、交通、人力資源服務等。

參賽項目不只限于“互聯網+”項目,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行業背景選擇相應類型。

(二)參賽項目要求

1.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2.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需提交營業執照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復印件、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已獲投資(或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參賽項目,請在全國總決賽時提供相應佐證材料。

3.大賽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4.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再報名參賽。

(三)參賽組別和對象

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師生共創組。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1.創意組。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19531日(以下時間均包含當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2)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參賽項目不能參加創意組(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參賽申報人的除外)。

2.初創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63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不超過1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初創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初創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可以參加初創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3.成長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3年以上(201631日前注冊);或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63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2輪次以上(含2輪次),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2)成長組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

3)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可以參加成長組,允許將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與學生所持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1%(學生團隊所持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6%)。

4.師生共創組。參賽項目中高校教師持股比例大于學生持股比例的只能參加師生共創組,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項目必須注冊成立公司,且公司注冊年限不超過5年(201431日以后注冊),師生均可為公司法人代表。

2)參賽申報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3)參賽項目中的教師須為高校在編教師(201931日前正式入職)。參賽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師生股權合并計算不低于51%,且學生參賽成員合計股份不低于10%

五、“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參賽要求

參加此賽道的項目須為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項目。學校結合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組織本校“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做好需求對接、培訓、宣傳等工作。組織學校各專業大學生以“科技中國小分隊”“健康中國小分隊”“幸福中國小分隊”“教育中國小分隊”“法治中國小分隊”“形象中國小分隊”“政策宣講小分隊”或項目團隊組團等形式,走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城鄉社區,從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社區治理等多個方面開展幫扶工作,推動當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

(一)參賽項目要求

1.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的項目要在推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城鄉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有創新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

2.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3.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需提交營業執照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復印件、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已獲投資(或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參賽項目,請在全國總決賽時提供相應佐證材料。

4.大賽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得借用他人項目參賽。

5.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再報名參賽。

(二)參賽組別和對象

參加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的項目須為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項目。根據項目的性質和特點,分為公益組、商業組。

1.公益組。參賽項目以社會價值為導向,在公益服務領域具有較好的創意、產品或服務模式的創業計劃和實踐,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主體為獨立的公益項目或社會組織,注冊或未注冊成立公益機構(或社會組織)的項目均可參賽。

2)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實際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3)師生共創的公益項目,若符合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要求,可以參加該組。

2.商業組。參賽項目以商業手段解決農業農村和城鄉社區發展的痛點問題、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融合,并符合以下條件:

1)參賽申報人須為項目實際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4年之后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2)注冊或未注冊成立公司的項目均可參賽。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項目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法人代表的股權不得少于10%,參賽成員股權合計不得少于1/3。如已注冊成立機構或公司,學生須為法人代表。

3)師生共創的商業組項目只能參加主賽道,不能報名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

六、參賽流程

(一)網絡報名:

參賽團隊可通過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cy.ncss.cn)或微信公眾號(名稱為“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或“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任一方式進行報名。報名系統開放時間為201945日,截止時間為517日。各學院報名項目數量分配見附件1(各書院學生按專業所在學院報名)。

(二)材料提交:

參賽團隊在系統報名的同時需在各學院(系)、單位進行報名,報名時需提交電子版項目介紹PPT(可附視頻等其他材料),所有電子版材料需打包放置于同一文件夾下。

各學院、單位填寫《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院報名匯總表》(見附件2)。項目提交學院后,學院以“序號+項目名稱”為規則對項目材料文件夾命名。

學院報名匯總表填寫完畢后,由院(系)、單位領導簽署意見,同項目計劃書(電子版,現場拷貝)于517日前提交至競賽工作辦公室。學校將以學院提交的報名匯總表(紙質版)作為學院最終報名數量的依據。

(三)競賽階段:

學校將于6月上旬組織競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評審方案如下:

1.第一輪:材料評審

競賽專家組根據各項目組在報名系統中所提供的項目材料進行評比打分,評選出前20%的參賽隊進入第二輪比賽。

2.第二輪:現場答辯

要求參賽隊伍進行現場答辯,展示項目有關內容,回答評委提問。項目展示內容主要包括產品/服務介紹、市場分析及定位、商業模式、營銷策略、財務分析、風險控制、團隊介紹等。可展示產品實物。展示及答辯過程中,語言表達簡明扼要,條理清晰。

(四)評獎推優:

競賽設金、銀、銅獎,其中:金獎項目約占總項目數5%,銀獎項目約占總項目數15%,銅獎項目約占總項目數25%。具體獎項數以評選結果為準。學校將擇優推薦參加陜西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七、競賽工作要求

1.各學院作為競賽主體單位,要成立“互聯網+”競賽工作小組,廣泛動員、精心組織,落實人員及責任,確保學院的組織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2.各學院要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培養優勢及特色,以競賽為抓手,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合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培育創新創業項目,推進全體在校生和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其項目充分參賽。

3.各學院要結合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積極開展本學院“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推進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學生及其項目充分參賽。

4.相關部門要密切與學院配合,積極協調,形成“產、學、研”一體化協同機制,推進教師科轉項目參賽,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5.加強校內外溝通,發揮廣大校友的力量,深入推進競賽組織工作,定期組織項目強化訓練,促進優秀項目的涌現。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組織報名、優化項目,爭取優異成績。

八、獎勵政策

對獲獎學生及單位,學校將參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學科競賽成績優勝者表彰獎勵辦法》(西電教〔2013261號)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關于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及個人獎勵評選細則》(西電教〔201824號)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九、聯系方式

競賽辦公室:星火眾創空間(大學生活動中心)II104

聯系人:劉 

  話:029-81891310

  箱:cxcy@xidian.edu.cn

校賽QQ群:492947633

附件:

1.各學院報名項目數量分配表

2.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院報名匯總表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