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西電電院學子積極參加河南防汛志愿者服務


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錢德年)自7月17日河南鄭州遭遇極端強降雨以來,河南中西部、西北部地區隨后出現成片大暴雨,部分地區遭遇特大暴雨。汛情受災地區覆蓋鄭州市、鞏義市、登封市、新鄉市等地區,隨著降雨越來越大,大量人員和車輛被困等待救援,牽動著全國人名的心。一時間,大量求助信息在微博和朋友圈擴散開來。有的人被困在住宅樓二樓,積水已經漲到了一樓頂部;有的小區數百人斷水斷電,積水到達了胸口;有10個月大的小寶寶已經兩天沒吃沒喝……看著這些緊急的求助信息,電子工程學院河南籍2019級本科生羅宏亮看到學院號召學生參與河南防汛救災的志愿服務活動后,決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迅速投入救災。

和“與豫”志愿者線上相遇

7月20日晚上,數名熱心網友一拍即合組織起來,迅速整理受災群眾的求救信息、民間救援力量的支援信息、愛心組織及個人的物資信息,核實各類信息的真實性,把這些求救信息對接反饋給救災官方部門和民間搜救隊,讓資源利用更加高效,讓最緊急的受困人員早一分鐘得到救援!“與豫”志愿者團隊由此誕生,這時的“與豫”主要是社會各界的熱心網友,團隊僅有十幾人。7月21日上午,電子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生羅宏亮加入到“與豫”志愿者團隊,隨后開展團隊早期組織工作。他發現團隊中大多數人是已經工作的社會人士,大家很難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到互助文檔的整理中來,另一方面,缺少精通Excel表格整理能力的志愿者。“我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我可以熟練地整理各種表格和其它文檔,也可以用編程工具實現求助信息可視化,如果需要,我可以發動更多的同學加入到我們!”羅宏亮在志愿者工作群中說到。

倡議西電學子參與志愿服務

隨后,羅宏亮通過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發布倡議,希望更多的西電學子可以加入到河南汛情志愿服務工作中。發出倡議后,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信息迅速在西電學子中擴散。截至7月21日晚,80余位西電學子迅速加入到“與豫”志愿者團隊,并且建立起原始信息錄入、求助信息電話核實、反饋信息錄入、早期求助信息再核實、各類信息上報的閉環流程。志愿者團隊采取輪班制,24小時不間斷工作,除了凌晨的兩三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每個環節都有西電學子在工作,當時已經記錄核實并上報1400余條求救信息。

擴大力量精心組織救災工作

7月22日晚上,志愿者團隊通過分析線上救援大數據后發現鄭州的情況在逐步好轉,同時河南新鄉市等地出現更多的求助信息,志愿者團隊隨即轉移工作重點,將工作重心投入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區域。7月23日新鄉市汛情受災嚴重,羅宏亮和其他志愿者工作者在23日凌晨加班工作,當時十分鐘內在線文檔修改完善537次,錄入求助信息和物資信息160余條。24日凌晨3點多,羅宏亮得知河南新鄉市鳳泉區化纖廠生活區39號樓小孩和老人體力透支急需救援,迅速聯系救援人員救助受困人員。此時志愿者團隊已經號召西電160余名學子參與志愿者服務,“與豫”志愿者團隊團隊總人數達到900余人。羅宏亮同時建議志愿者團隊成立參與緊急救援的高校志愿者聯盟,越來越多的高校志愿者加入到“與豫”志愿者團隊。西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韋卓純同學大力宣傳河南抗擊汛情志愿服務工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參與志愿服務團隊學生達到300余人,并引導社會各方面志愿者1500余人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在內的十幾所高校學生先后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同時,身在德國、美國、英國的海外志愿者朋友,主動要求利用時差值夜班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截至7月24日凌晨,“與豫”志愿者團隊錄入整理核實上報求救信息、物資信息7000余條,上報緊急求救信息1000余條。7月25日,受災求救信息增速降低,說明汛情受災情況得到得到明顯好轉,線上志愿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7月25日下午16點,“與豫”志愿者團隊人數達到8000余人,團隊共計整合信息11227條,核實上報有效求救信息物資信息9000余條。

經常工作到凌晨3點、已經連續工作志愿服務5天的羅宏亮同學說:”在參與救災的志愿者活動中,我們看到了祖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強大凝聚力,看到了中華兒女不論身處何地都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的感人瞬間,看到了高校學子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的青春力量,通過我們的線上志愿服務工作,大批急需救援的河南老鄉第一時間獲救,我們感到由衷的自豪”。

電子工程學院學生和其他西電學子心懷國之大者,在國家遭遇大災大難時迎難而上,不做旁觀者主動發聲,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可堪大任,展現了西電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責任編輯:鄧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