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西電舉辦第二十九屆電子戰三新學術年會


(通訊員 董陽陽 徐曉煜2021924日,第二十九屆電子戰三新學術年會在北校區會議中心104報告廳舉行。中國工程院張錫祥院士、中國科學院徐宗本院士、中國工程院劉永堅院士、中國科學院崔鐵軍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張進成教授、中國電科第二十九所黨委副書記游興忠及多位本領域知名專家參加此次會議,會議由電子信息控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顧杰研究員主持。會上大家共同探討電子戰前沿技術,為新時期的電子戰發展建言獻策。

開幕式上,張進成教授和游興忠副書記分別致辭。

張進成教授對遠道而來的院士、全國各地的專家和師生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當前我國電子戰技術正處在百花齊放、蓬勃發展的時期,要傳播前沿技術、增進對通用技術的了解,需要通過今天這樣的學術會議交流,將電子戰基礎技術、前沿技術集中研討和部署。此次會議邀請了國內著名的專家做學術報告,研討電子戰的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引領大家進一步認知電子戰中技術與應用的關鍵與熱點、創新與變化,對國內電子干擾與抗干擾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游興忠指出,作為新時代科技工作者,應當積極響應科技強國的號召,著力探索、勇于突破。而通過此類學術交流平臺的搭建,行業內的優秀科技工作者齊聚一堂,從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中探討共性問題,共同推動基礎核心技術的難點攻關,深化基礎科學與創新思維的碰撞,極大程度促進我國電子對抗行業的發展。

此次會議共有多位專家做大會報告,分別是:徐宗本院士的《關于機器學習的先驗假設》、崔鐵軍院士的《信息超材料及應用》、電子科技大學魏平教授的《智能化趨勢下電子偵察信號處理方法論的變化》、中國電科第二十九所高昭昭研究員的《面向電磁頻譜作戰的非協同探測技術發展》、電子信息攻防對抗與仿真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峰教授的《成像雷達對抗思考》等。

開幕式后,與會人員分兩個會場進行專題交流,分別由電子信息控制重點實驗室高昭昭研究員和電子信息攻防對抗與仿真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高高副教授主持。

此次學術討論會的主題是“大變革時代中電子戰的發展與創新”,專家與論文投稿者在會議期間進行了深刻交流,對論文中提出的新方法新思路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使與會者對電子對抗領域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有了更深理解。會議最終評選出6篇優秀論文,并由張錫祥院士、游興忠副書記、崔鐵軍院士為獲獎論文作者頒發了獲獎證書。

據悉,此次會議由電子信息控制重點實驗室、電子信息仿真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磁空間實驗室、中國雷達行業協會電子對抗分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共同舉辦。

軍事科學院、空軍研究院、中國電科第二十九所、中國電科三十所、中國電科五十一所、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兄弟單位專家與學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電子信息攻防對抗與仿真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全體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責任編輯:鄧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