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教學名師梁昌洪教授為新生作《二十一世紀的太陽》講座
11月1日下午,應新生部的邀請,我校國家級教學名師梁昌洪教授在新校區D棟206教室為新生作了一場題為《二十一世紀的太陽》的講座。新校區五百多名新生現場聆聽了梁昌洪教授的精彩講座。
梁昌洪教授在講座中以人物為線索,運用大量的事例和數據,介紹了國內外著名科學家的人生歷程和科學研究經歷,剖析科學巨匠們的研究方法,以及他們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和偉大獻身精神。整場報告分為二十一世紀的太陽、自古英雄出少年、李約瑟難題、陳省身猜想和楊振寧貢獻、湯川旋風、讓青春發出更耀眼的光輝等六部分內容。
梁昌洪教授在講座中深有感觸地說,中國的前途和希望在青年一代身上,青年人的崛起都要經歷極為艱苦的奮斗。他說,青年人朝氣蓬勃,沒有包袱,敢于創新。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不僅有眾多實例,而且還是一個客觀規律。并以此勉勵同學們“用你們的行動,用你們的努力,來創造各種成果,發揮自己更大的潛能。”
在談到科學勞動的創造性時,梁昌洪教授指出,身體和精神狀態,專心致志的忘我境界,和科學合理的支配腦力三者缺一不可。在探討“青年人是個人奮斗,還是和祖國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這一命題時,他舉出中國著名籃球中鋒姚明和王治郅的例子,并總結得出:作為社會的人,我們的事業必須與祖國和民族緊密聯系。
梁昌洪教授為現場同學介紹了“李約瑟難題”的含義,闡釋了近代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的原因,并援引楊振寧先生對于該難題的解釋,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也有致命的缺點——在很長一段時間排斥近代科學。他還運用詳細的圖表從理論上探討了有趣的“湯淺現象”。
在談到“如何建立自信心”這一話題時,梁昌洪教授為同學們介紹了陳省身和楊振寧在科學研究事業中做出的卓越貢獻。他指出,自信來自于艱苦的努力;自信來自于自身的實力;自信還要靠堅韌不拔的忍耐精神。接著,他講述了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的故事。他強調,當代中國的有志青年應該深入研究日本、韓國和世界各國,從中找出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目標和自己的道路。
梁昌洪教授把楊振寧先生著力推薦的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為講座的結束,其中歌詞中寫道:“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靳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最后,現場同學向梁昌洪教授請教了有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講座現場氣氛達到高潮。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梁昌洪教授深入淺出、旁征博引的闡釋博得了同學們陣陣熱烈的掌聲。
據悉,為了傳承西電優良傳統,促進新校區學風建設,更好地啟發、引導廣大新生在學術之路上奮發前進,新生部邀請了數名我校著名專家、教授開設“西電名師大講堂”系列講座,為廣大新生奉獻一場思想與學術的盛宴!旨在以大師級的理論,用平民化的語言,向同學們傳授最前沿、最新穎的思想和知識。通過平等交流與溝通,實現與大師的對話和零距離接觸,讓同學們充分感受學術的魅力!在傾聽中感悟,在感悟中升華。作為“西電名師大講堂”系列講座第三場的主講人,首屆全國教學名師梁昌洪教授學識淵博,治學嚴謹,誨人不倦,始終奮戰在教學、科研前沿,從2004年開始,以“科學的精神和方法”為主題先后開設講座40余次,向同學們傳播科學的精神與方法,深受學生歡迎。如今在校內已經講了兩遍,近90場,而且還到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東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等多所高校巡講。(黨委宣傳部 程霞)